04

2021

-

08

南通综合施策 统筹推进破解停车治理难题

Source:

南通交警


【南通交警7月28日讯】停车管理是涉及城市运转、展现城市文明、关乎交通出行的民生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止境,解决好停车难问题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能力的一道必答题,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应试题。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停车治理作为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启动停车建设管理整治三年提升行动,全力破解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政府主导强化系统治理

 

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停车管理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停车新格局。副市长、公安局长高山多次实地调研、召集会议研究,对停车便利化工程、崇川背街里巷停车治理、南通附院等重点区域停车管理作出专门部署。

 

科学施策优化停车治理策略

 

市公安局与市文明办、建设、规划等部门成立城市道路交通组织管理指导专家组,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指导会诊我市交通组织优化、停车管理等工作。

 

交警支队与南通规划设计单位建立交通信号灯设置和配时优化专班,具体研究实施重点区域交通组织优化和停车管理工作,并与南通大学交通学院合作成立“道路交通管理研究中心”,重点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研究。

 

同时坚持抓重点、抓难点,找准停车治理突破口,持续加强停车秩序管理,加大违停执法查处力度,在市区118条主次干道设立停车严管区、示范路,培养公众良好用车习惯,逐步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政策支持完善停车管理制度

 

 

参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地方性停车管理法规制度,明确停车管理主体、设施建设运营主体的权责,并将工程技术和信息化应用、停车产业化等纳入制度保障,引导停车供需管理协调发展,提升公共停车长效管理水平。

 

源头上控位加强停车设施建设管理

 

合理增加泊位供给,是缓解停车难的治本之道。

 

为防止出现新的停车难区域,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对建设项目的停车设施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对新(改)建项目以及出让地块严格执行我市机动车标准车位配建指标,从源头规划加强管控。

 

今年以来,对16个项目进行了评审,对4个项目标准车位配比提出了优化建议,充分保障停车设施源头管理到位。

 

细节里布局实施小区“微循环”改造

针对市区部分繁华地段、规模较大的小区,联合区政府(管委会)采取对小区内拓宽通道、单向交通、建设生态停车场、合理施划泊位,对小区周边优化交通组织等措施,扩大了停车容量,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

 

截止目前,完成14个区域、19个小区、21条支路优化改造,累计增加2560个泊位。

 

矛盾中求变推进停车设施增容

 

强化“停车资源互补共享举措,采取停车场地错时互用用“时间”换“空间”,推动单位与周边小区泊位共享,签订互助协议,白天单位员工车辆停至小区,夜间小区住户车辆停至单位。

 

针对港闸区大型货车违停突出的问题,市公安局交警部门会同区城管部推动区政府建设9个重型车辆公共停车场,新增泊位1900余个。联合崇川区政府开展停车空地普查,在红星路、五一路等周边闲置地块开辟2处临时停车场。

 

盘活资源完善停车数据信息

 

加强停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停车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重要基础。

 

依托主城区智慧停车系统,充分运用新科技、新技术,采集、汇聚、融通停车资源数据,有效提升停车管理的高效性、精准性、实用性。

 

市公安局交警部门联合崇川城管、智慧城市运营公司以及停车场建设维护公司技术人员成立停车场数据接入专班,全天跟踪停车场数据对接程序研发进度。截止目前,接入各类停车场数据53家,推动海康、科拓、捷顺等智能停车设备生产供应商完成数据对接程序。

 

科技赋能推行智能停车服务

 

积极推进城市停车管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进实施环濠河停车诱导系统,将公共停车场名称、地理位置、泊位数量等信息接入智能交通集成平台,通过动态发布等手段,方便驾驶人准确找到泊位。

 

在市区孩儿巷路试点建设“智易停”系统,该系统具备信息统计、车牌识别、线上支付等停车管理功能,提高停车设施周转率,减少寻位绕行时间,促进动静态交通和谐运转。

 

 

补漏兼行推行违停即时提醒

 

对市区违停严管路段开展监控设备补盲和新建工作,目前已完成263套监控抓拍球机设置。

 

研发违停驱离系统,对前端设备抓拍的违法停车,第一时间向车主发送发送劝离短信,对违停超过5分钟的车辆,依法实施处罚,完成30个路段38个视频抓拍点位的功能升级,日均发送预警信息600余条。

 

特殊性定制学校周边道路停车管理弹性化

 

针对接送学生车辆潮汐化特点,推行警民护学岗、校家合作等模式,协调教育部门,实施错时上学、弹性放学,有效缓解接送学生车辆的集中停靠需求。

 

根据学校各年级放学时间,发放不同颜色、种类的临时停车证,限定停车时间、停车区域,将不同年级学生家长车辆进行有效剥离,降低“叠加”效应,学校周边通行能力大幅提高。

 

区别性引导医院内外停车组织精细化

 

优化医院内部及周边的交通组织,设置就诊车辆入院待行通道、出租车等候区、社会车辆临时下客区,引导车辆按道行驶、按区停放,减少乱停乱放,规范通行秩序。

 

在周边道路沿线设置人非隔离护栏,有效解决非机动车随意上下人行道影响车辆正常通行问题。

 

 

将医院员工停车需求向周边疏解,推行区域共享停车,缓解医院内部停车压力;推行进出口独立设置、车流单向通行,打通内外部交通循环。

 

综合性施策老旧小区周边停车治理精准化

 

充分挖潜老旧小区周边泊位资源,对矛盾突出、改造空间不足的小区,在周边道路设置夜间时段性占道泊位,完成沿河路等19条道路36个小区713个限时泊位设置工作,得到群众高度评价。

 

针对住宅小区通道与城市干路连接道口,车辆占道严重、通行不畅、影响周边干路交通等现象,先期对濠南路平安路交叉口等40个道口进行渠化设计,通过采取设置交通标志、隔离护栏、警示桩、施划禁停标线等方式,有效保障支路和道口通畅,达到了“不施工”“花小钱”、“ 微治理”“办大事”的目标。

 


长效常治严格路面执法管理

 

结合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细化勤务模式,实行责任区、责任岗、路长制,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全面规范停车秩序。

 

综合运用监控抓拍、贴单、拖移等手段,增强管理效能,营造严管、严处、严治震慑效应,着力推进长效管理态势。

 

强化外围区域违法停车和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秩序管控,每日抽调市区路面20名警力,轮流至城市外围、园区等区域开展攻坚整治,营造严管氛围。

 

特点攻坚试点支路里巷停车治理

 

前期联合崇川区政府在市区虹桥街道开展试点,通过落实小区改造、支路扩容、完善设施、规划泊位等措施,新增停车泊位1606个,并在新建路、体育馆路施划收费泊位273个,由区城管部门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违停车辆开展委托执法管理。

 


目前,已在全市214条支路里巷进行推广,累计增设泊位3986个。

 

■编辑 LX

Related news

黄山市公布首批对外开放单位停车场

2023-04-23

苏州姑苏区首批分散式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试点工程完工

2023-04-03

永嘉县智慧停车ETC助缴系统上线

2023-04-03